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雁语秦音

雁语秦音话古今

 
 
 

日志

 
 

流年漫话年滋味  

2011-02-26 22:17:28|  分类: 史话天水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流年漫话年滋味 - 秦州雁 - 秦州雁语 
流年漫话年滋味 - 秦州雁 - 秦州雁语
 
流年漫话年滋味 - 秦州雁 - 秦州雁语
 
流年漫话年滋味 - 秦州雁 - 秦州雁语
 
流年漫话年滋味 - 秦州雁 - 秦州雁语

流年漫话年滋味

秦州雁

“年去年来,留得多少回味?且议少年时,不识一点愁滋味。”

春节、老年给少年时的我留下的是一片无限欢乐的滋味。送灶爷、杀年猪、卖年画、贴春联、吃水饺、敬先人、燃爆竹、收压岁钱、穿新衣、敲锣鼓、观社戏;初一上午赛马迎喜神,初二初三拜年走亲朋……

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在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秦州故乡乡下过年的确能感受到浓郁的传统春节气息。如今许多年月虽已流逝,虽已远离了我的故乡亲人、童年伙伴,但早年在乡下过春节的记忆却依然历历在目,终生都不能忘怀。

时令一进腊月,在一阵阵被抬上屠案的年猪的拼命哀嚎中,年的气息好像就已开始了。乡下人平常家家户户都喂养猪崽,多者两三头,少者一二头,一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残汤剩菜,二来为田地里积肥,年末也就有了杀年猪的习俗。大肥猪是用纯天然的野菜等饲料喂养大的,也因为是传统的黑毛猪,因此肉味总比现在市场上的白猪肉要香得多。这一二百斤重的肥猪肉屠宰下来,乡下人一年的饭食也就大有油水了。遇到自家或者邻居家杀猪,我们一帮孩子总免不了要去揍热闹,围观杀猪的血腥场面,好像是检验男孩子胆量的绝佳机会,倘若哪个男孩子不敢听、不敢看杀猪,那是会受大人嬉笑和小伙伴嘲笑的。那些年我就有点没出息,一听到猪被杀前的嚎叫就有点胆怯。一直到有一年叔叔家杀猪时,大年猪被按倒在屠案上,盛接猪血的盆子被踢远了,我在几位大人急促的吆喝声中硬着头皮递上血盆,随即猪血在刀口迸涌而出,热血溅到我的手上,此那一回后,我对于看杀猪才不再畏惧了。说来也怪,只要谁家杀猪,谁家的周围立马就飞来几只喜鹊喳喳的欢叫起来。

大年猪被烫洗干净倒挂在架上,猪头先被卸下来敬献在祖先的神位前。紧接着猪项圈被割下送进厨房,待年猪被卸宰结束时,一锅年年少不了的猪肉炖粉条已做好了。那年月乡下的民风很是淳朴,邻居谁家有老人或者病人,杀了猪的主妇就会端上一大盆的猪肉炖粉条送过去。至于孩子们,你蛮可以自个儿拿上自己的碗碗尝鲜去。这猪肉是自家喂养的,这洋芋是自家种植的,这粉条是自家手擀的,这白白的蒸馍是自家麦子加工蒸出来的,这几样农家自产的肉菜搭配起来,做成这一锅热腾腾、油汪汪的杂烩菜,那个香呀!当然也少不了给城里或者乡下的亲朋送去几掉白肉或者一条猪大腿。如今明白了一个道理:猪的嚎叫虽然是“兽之将死也其嚎也哀”,却暗示着农家这一年有个好光景、好收成,留给来年的是整整一年的幸福生活。

“腊月二十三,打发灶爷上青天。”这一天晚上,家家为灶王爷点上香烛、献上灶糖灶饼,农历这年有几个月就烙上几个灶饼。香烛燃尽后,在每个饼上掐下一点丢上房顶,然后燃放一串鞭炮,大人小孩吃几口献饼,灶王爷也就该动身“上天言好事”去。当然三十晚上又会与自家的“先人”一同被接回家来。

“一过腊月二十四,扫房除尘没啥事。”早年间乡下人比较迷信,平常日子在自家院内不敢随意动土,腊月二十四一过,家家就再无忌讳的彻底打扫室内外卫生了。

黄酒也少不得要煮上几大盆,故乡的黄酒与浙江绍兴一带的黄酒自然有不同的酿造工艺与风味。故乡的黄酒是用小麦、莜麦、玉米、大米等原粮酿造的,主妇们个个有一手酿酒绝活。将原粮煮到九成熟,摊在案板上凉凉,然后拌上酒麯装在瓷盆里,放置于热炕之上,用塑料布覆盖严实加上保温层,经三至五天的发酵,甜蜜蜜、软绵绵的黄酒就酿造成功了。逢年过节,将储存的黄酒从盆子或酒缸里取出来,兑上些净水烧开,与三五亲朋好友相聚,一边大块吃肉,一边大腕喝酒,混身热气腾腾,满腮酒肉逸香。那一份豪爽,绝不亚于《水浒传》里的众位好汉们!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年三十下午少不了挂红灯贴红春联,有亡人三年祭期未满的人家也得贴黄或蓝色春联。在咱秦州乡下,年三十的晚饭约定俗成吃意喻团圆的水饺,成家后客居异乡的头一年,根据媳妇的习俗,年三十晚饭吃“宽心面”,我为此闹情绪罢餐,后来还是我的习俗取得了胜利!吃完晚饭家家户户就掌上香盘在村外迎接自家的“先人”回家过年。“先人”被迎进厅房供桌,点上香烛,摆上各色供果,敬上茶酒热饭,一家大小齐刷刷跪在祖宗牌位前磕上三个响头。然后,除夕的守岁也就此开始。一大家人盘腿坐于炕桌周围,摆开酒菜,在轮箸换盅中述说一年来的故事,给小孩子发压岁钱,享受团圆的喜悦。在“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子夜时分,少不得燃放辞旧迎新的爆竹。一些虔诚的信教者此时还赶到庙观里去抢烧头香,祈求神灵的保佑。

大年初一最令人欣喜若狂。不仅穿上了平常难有的新衣,更得意的是骑上自家笼头用红布纸花打扮好的骡马去赛马“迎喜神”。也许这千百年来迎喜神的习俗恰是秦人作为畜牧民族的遗风吧,故乡那年月迎喜神的气氛相当的隆重。初一早上八九点钟家家户户会牵出自家所有的骡马,赶上所有的牛羊,全村社人倾巢出动前往喜神来临的那个方位的郊外聚会。喧天的锣鼓、炸响的爆竹、蜂拥的人群、奔驰的骡马,一幅生动活跃的乡间民俗节景就热热闹闹的展现在你的面前。喜神迎回来后紧接着就是“抢快”。在街面上搞经营的一些商家大户会适时打开店门抛洒一些核桃、大枣、糖果之类的物品,有意让人们哄抢,期寓来年快快发财、生意兴隆。

初七、八日一过,乡下人的夜社火与大戏就在一年一度的社火头的主持下开演了。夜社火在天水、陇南一带大同小异,唱词多为节庆的赞辞、农业节令、历史故事,如“十二月莲”、“十大保官”。有一些近似东北二人转形式的两三个男女间的眉户小曲对唱,如“大保媒”、“张廉卖布”、“小放牛”。十五晚上家家门外高挂红灯,故乡上下街的社火联合起来走街串巷,谓之“玩灯”。前有狮子锣鼓,中有旱船花灯,后有舞龙秧歌,孩子们手提灯笼紧紧跟随。社火过处,鞭炮齐鸣、烟火腾空,一片洋洋喜气。故乡的村上有自己的秦腔戏班,逢遇年节必定要演出几场,因此年轻时我就过足了观赏秦腔的眼瘾,也在秦腔戏里受到了历史知识的启蒙,而对这一些历史故事的好奇最终把我带进了钻研历史的行业。

如今若干年已经过去了,大有时过境迁的感觉。年幼时年年期盼过年,而今又害怕过年。过年的滋味不再是买到了一串自己乐于燃放的鞭炮的欣喜,不再是买到了一张自己喜欢的年画的兴奋,不再是吃到了久等一年的猪头肉的幸福,不再是以往期盼地好吃好穿好玩乐,而是一丝愈到年关愈惆怅的乡愁,是一丝对于已经逝去多年的父母的怀念,是一丝对于远在天涯谋生的弟、妹、侄子的牵挂,是一丝对于还生活在故乡的老叔婶、老哥嫂以及亲朋近邻的祝福,是一丝对于以往共事过的同学同事的追忆。以往只知道过年拜年就是农家人一年辛苦到头了欢庆一番,探视一番自家的亲朋,续续原有的亲情,而今才知道这传统的节日在现时代也掺染了一些图谋功利的色彩。唉,这说不尽是啥滋味的年哟!

突然想起了一副对联:“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事无成,事无成,事事无成事事成。” 

                                                                (2011-2-26夜21时40分)流年漫话年滋味 - 秦州雁 - 秦州雁语流年漫话年滋味 - 秦州雁 - 秦州雁语

                                                                    

流年漫话年滋味 - 秦州雁 - 秦州雁语
流年漫话年滋味 - 秦州雁 - 秦州雁语

 

流年漫话年滋味 - 秦州雁 - 秦州雁语

  

 

 

  评论这张
 
阅读(912)| 评论(7)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